发布
登录 注册

红笼头菌Clathrus ruber

红笼头菌(Clathrus ruber)是鬼笔科的一种真菌,是笼头菌属的模式种。由于它的子实体外形像由格子一样的分支围成的中空球体,它常被人称为红笼子。该真菌为腐生真菌,以腐烂的木质植物为食,常单个或成群生长在花园土壤的落叶里,草地上,或覆盖园地的木片上。虽然被认为主要是一个欧洲物种,红笼头菌已被引入到其他地区,现在它已有广泛的分布,包括北非,亚洲,澳大利亚,北美和南美。红笼头菌的产孢组织有恶臭味...

红笼头菌的介绍

红笼头菌(Clathrus ruber)是鬼笔科的一种真菌,是笼头菌属的模式种。由于它的子实体外形像由格子一样的分支围成的中空球体,它常被人称为红笼子。该真菌为腐生真菌,以腐烂的木质植物为食,常单个或成群生长在花园土壤的落叶里,草地上,或覆盖园地的木片上。虽然被认为主要是一个欧洲物种,红笼头菌已被引入到其他地区,现在它已有广泛的分布,包括北非,亚洲,澳大利亚,北美和南美。红笼头菌的产孢组织有恶臭味,能吸引苍蝇和其他昆虫来帮助传播孢子。尽管该菌的可食用性还不确定,它的气味已很难让人愿意吃它。

红笼头菌的形态特征

跟其他笼头菌一样,红笼头菌未成熟的子实体为卵形,最外层为外菌幕(universal veil),又称包被(preidium),接着是一层凝胶状的组织层,而压缩的孢托(receptacle)和坚实的产孢组织体(gleba)则被封在里面。膜状的包被缝线(peridial suture)经过凝胶层将包被跟孢托连在一起。成熟时,包被裂开并作为菌托留在子实体基部,凝胶层和包被缝线裂开,孢托展开,产孢组织变粘。 
红笼头菌菌卵直径可达6厘米,奶油色到浅黄褐色,包被表面光滑但有网状的痕迹,与包被缝线的位置对应。观察横切面可以看到薄的包被,和可达3毫米厚的凝胶层,凝胶层中间有明显的白色的包被缝线穿过。孢托展开后大小可达12×9厘米,倒卵形,有大体上规则的网格,网格总数可达30个。臂外侧呈鲑鱼红,往里逐渐变猩红,在孢托顶部可达1.5厘米宽,而在基部可以细得几乎没有。臂的横截面呈三角形,外表面较平,没有穿孔,但有不少细皱,有时会有纵向的浅沟;侧表面稍弯曲,常有大的开孔。臂质地像海绵,由一个宽的内管和两排外管构成,管直径和相对位置不规则。产孢组织均匀地长在孢托臂的内表面上,不过基部没有。
红笼头菌产孢组织在裂开前呈橄榄绿色,之后变棕,气味变强,像腐烂的肉味,这种恶臭能吸引苍蝇和昆虫来帮助它传播孢子。这种恶臭味,还有人们对它的反应,在不少地方都有记录。1862年Mordecai Cubitt Cooke写道:“曾经有个植物学家采集了一个红笼头菌,想将它干燥后做成植物标本,但是它的恶臭使他不得不半夜爬起来把这个惹人生气的东西扔出窗外。”  红笼头菌的孢托在它从菌卵中冒出24小时后逐渐塌缩。红笼头菌的孢子呈杆状(bacilloid),几乎透明,大小4-6×1.5-2微米。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红笼头菌的孢子有一个称作脐疤(hilar scar)的小凹陷,位置就在之前孢子跟担子体(basidium)的孢子梗(sterigma)相连的地方。红笼头菌的担子体带六个孢子。 

红笼头菌的分布区域

和多数鬼笔目物种一样,红笼头菌为腐生生物,即木头和植物有机物的分解者。该真菌单生或群生在木质碎屑附近,草坪,花园和耕地的土壤里。
红笼头菌最初由意大利的米切利描述,它被认为原产于欧洲大陆中部和南部,以及马克罗尼西亚(亚速尔群岛和加纳利群岛),土耳其西部,北非(阿尔及利亚),和亚洲西部(伊朗)。该菌在欧洲中部比较稀有, 已被列入乌克兰的红皮书。该真菌可能被引入到其他地方,常常是因为进口的用于园艺和环境美化的覆盖物。  它可能在19世纪已经向北扩散或被引入到英伦三岛。该真菌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大洋洲,南美(阿根廷)也有发现。在中国,已在广东,四川,贵州和西藏采集到它。

红笼头菌的文化背景

红笼头菌早在1560年已由瑞士博物学家康拉德·盖斯勒在他的《水生动物命名》(Nomenclator Aquatilium Animantium)中给出描绘,但盖斯勒把这种蘑菇误认为一种海洋生物。1597年它出现在约翰·杰拉德的《大植物志》(Great Herball)的木刻画中,1601年又出现在卡罗勒斯·克拉西斯的《潘诺尼亚真菌简史》(Fungorum in Pannoniis Observatorum Brevis Historia,被一些人认为是史上第一部真菌专著)中。它也是卡西亚诺·达尔·波佐的《纸上博物馆》(museo cartaceo,含有数千张自然世界的插图)的特色物种之一。 1729年,意大利人皮尔·安东尼·米切利在他的《按图氏法排列的植物新种中》,第一次对红笼头菌给出科学描述,并将它命名为Clathrus ruber。

红笼头菌是笼头菌属的模式种,根据2006年发表的分子学分析,在研究中用到的大约40种鬼笔目物种中,与红笼头菌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seroe rubra,阿切氏笼头菌(Clathrus archeri),Laternea triscapa,和Clathrus chrysomycelinus。红笼头菌的属名Clathrus来自古希腊语,意思是格子,它的种名ruber是拉丁语,意思是红色。它常被通俗地叫做篮子臭角,格子臭角,或红笼子。在前南斯拉夫亚德里亚海内地,它被当地人叫做巫女心。


可食用性和民俗
虽然关于红笼头菌的可食性没有正式的记录,它的臭味已能打消大多数人吃它的想法。一般来说,臭角蘑菇(鬼笔科真菌)在菌卵阶段是可食用的,并且在欧洲和亚洲某些地区被认为是美味,它们被腌制,并被当作“魔鬼的蛋”在市场上出售。然而,1854年的一份报告警示了那些想食用成熟子实体的人,南卡罗来纳州的F. Peyre Porcher博士描述了由该蘑菇引发的中毒事件:“一个年轻人吃了一点,六小时后,他开始感到胃下部疼痛的紧绷和剧烈的抽搐。他失去了说话的能力,陷入昏迷状态,并持续了48八小时。服用了催吐剂之后,他吐出来一个蘑菇碎片,两只蠕虫和带血的粘液。后来热敷牛奶,油和润肤剂获得了成功。”英国真菌学家唐纳德·德林在他1980年的关于笼头菌科的专著中写道,红笼头菌在欧洲南部民间的评价不是很高。他提到了巴拉在1858年报告的一次摄入后的中毒事件,以及西罗·波利尼曾报告该蘑菇长在一个废弃教堂墓穴中的一个骷髅头上。还有人认为这种蘑菇会导致癌症,并且常常把发现的蘑菇掩埋。在法国其他地区,它被认为会导致皮疹和惊厥。

以上是花卉网(护花网www.aihuhua.com)为你提供的有关“红笼头菌”的花卉数据,包括红笼头菌的形态特征、红笼头菌的分布区域、红笼头菌的文化背景、红笼头菌的介绍,你还可以查看花卉网更多 花卉 信息
支付宝天天送红包
- 微信公众号 -
- 官方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