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网
首页
花卉
护花山庄
图库
日记
发布
登录
注册
喜欢 (
1
)
水梅
Wrightia religiosa
别名:水梅花、水茉莉
分类:
木本花卉
科属: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捩花目 夹竹桃科 倒吊笔属
盛花期:
春季
夏季
秋季
水梅,夹竹桃科倒吊笔属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原产泰国至越南的热带地区。水梅在东南亚是重要的绿篱植物。
水梅的图片大全
水梅的种植信息
水梅的介绍
水梅,夹竹桃科倒吊笔属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原产泰国至越南的热带地区。水梅在东南亚是重要的绿篱植物。
水梅的形态特征
枝叶
水梅的枝条四散生长,披针形叶片对生,叶纸质光滑,叶缘波浪状。
花
水梅的聚繖花序自小枝的枝端长出,花柄细长,白色花瓣5枚,雄蕊聚合。
春至秋季开满白色秀气的下垂花朵,尤其在梅雨季节,雨量充足时开花最旺,花朵会散发出优雅的芳香,在雨後或湿度大的环境下,香味会更明显。
水梅的花期春至秋季。
水梅的生态习性
水梅喜好温暖气候。全日照或半日照都可以生长,土壤必须有保水性,以肥沃的壤土栽培最适宜。
水梅的栽培技术
夏季高温期水分需充供应,以免植株缺水影响生长开花。枝条容易四散生长,必须加以修剪整形。
繁殖采用空中压条法或扦插法,於春末或秋初剪取枝条扦插。 生产以1尺盆以上的庭园木规格为主,亦有少数7寸盆幼株。挑选主干健壮,分枝细密者。耐修剪、分枝性好,可以生长得很茂密。利用这点特性,所以也是制作盆景的良材。庭园使用多单株种植或多株丛植,并加以修剪整形。因为花朵下垂且花径较小,需种植於近处以方便欣赏。
水梅的病害防治
水梅落蕾、黄叶的原因很多,生长期营养不足、植物体内激素不平衡等是内因,光照、温度、湿度、肥水等条件不适应,以及病虫害的侵袭等是外因:
1.土壤酸碱度
pH值在5至6.5的砂壤较为适宜,土壤过酸或偏碱,粘重土、盐碱土、石灰质土等都会使水梅花生长不良,某些微量元素不能被吸收。土壤中缺磷、铁、硫等营养元素,也会形成缺绿、落蕾现象,应对症每周喷洒0.2%硫酸亚铁溶液。
2.薄肥勤施切忌施生肥、浓肥
早春起至开花前,可施氮、磷混合液肥一两次,以防落蕾,但氮肥不宜过多,至秋季应蓄足开花所需营养,至开花时可花繁色艳。9至10月每月施稀薄含磷高的肥料,如鸡粪等,达到壮蕾目的。11月停肥,切忌在冬季休眠期施肥,即使施薄肥也很易掉蕾。
3.浇水
水梅花喜湿润,忌积水,根部土壤长期过湿,会使根部窒息,轻则花蕾尽落,重则死亡。要保蕾,就要适当保持盆土湿润而稍偏干。过干,会造成肉质须根脱水枯死;过湿,则须根又会因积水窒息腐烂而死。植株得不到水分供应时就会先落蕾后落叶。盆土如已过干应先少量浇水,使盆土逐渐湿润,然后再浇透水,否则根尖失水,大水骤来适应不了,非落蕾不可。冬季要干到七成左右才浇水,要在晴天中午浇温水。
4.注意调节温度
气温降至接近0℃时,将水梅花搬至室内见光处,晚上盖上帘子保温。越冬期间保持3℃至5℃为宜,超过16℃会提前发芽,引起落叶落蕾。低于0℃,会冻坏花蕾。开花前期温度不低于5℃至7℃,开花期温度以10℃至15℃为宜,最高20℃。冬季2℃以上,就能保住花蕾,水梅花最忌温差太大,时而高温,时而低温,花蕾会全部脱落。
5.通风
有些落蕾是通风不良造成的,尤其是冬天,长期放于室内,通风不良,空气污浊或室温超过20℃,也会造成落蕾落叶。
6.防治病虫害
水梅病害有炭疽病、煤污病、灰斑病等,其中以炭疽病最为严重。
水梅害虫主要是介壳虫。发现病虫应及时喷药防治,否则会出现严重落蕾现象。
水梅的分布区域
水梅原产泰国至越南的热带地区。
水梅在东南亚是重要的绿篱植物,在泰国、越南等地,经常种植於寺庙内。
水梅的园林用途
水梅的花优雅芳香,所以适合庭院种植观赏。
以上是花卉网(护花网www.aihuhua.com)为你提供的有关“水梅”的花卉数据,包括水梅的形态特征、水梅的生态习性、水梅的栽培技术、水梅的病害防治、水梅的分布区域、水梅的园林用途、水梅的介绍,你还可以查看花卉网更多
花卉
信息
花卉大全>>
木本花卉
水梅
五指毛桃
茱萸
清香木
栾树
梧桐树
荔枝
山茱萸
吴茱萸
龙眼树
枸骨
荼靡花
龟甲冬青
更多
花卉目录
水梅
介绍
形态特征
生态习性
栽培技术
病害防治
分布区域
园林用途
快捷
养花日记
护花山庄
更多应用
特色
冷水花
绿萝
粉叶决明
七姊妹
藤本月季
珊瑚花凤梨
黄杨树
橄榄
冰娇
莽吉柿
哈密瓜
香瓜
类别
趣味类
芳香类
观果类
观花类
观叶类
观茎类
节庆类
垂吊类
果蔬类
地被草坪
水培类
盆栽类
功能
观赏
净化空气
吸甲醛
防辐射
提神
杀菌
驱蚊
药用
环境
阳台
窗台
庭院
楼顶
餐厅
客厅
茶几
厨房
办公室
办公桌
书房
卧室
卫生间
园林
花期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四季
不开花
喜阳
喜阴
难度
容易养殖
留心养殖
精心养护
专业养护
QQ登录
新浪微博
支付宝天天送红包
- 微信公众号 -
- 官方网站 -
- 安卓APP -